当前位置: 首页  >  信息发布  >  新闻动态  >  近日要闻
消费者买对保险才能乐享保障
消费者买对保险才能乐享保障


近几年,老百姓对保险的认知逐步升级,不少人对于购买保险也越发主动起来,从被动拒绝到主动咨询,更多人关心的终究是“找谁买”“买什么”。其实,保险作为一种无形的金融产品,对于没有任何专业基础知识的消费者来说,确实是件不容易的事。那么,消费者到底是从银行保险渠道还是保险中介机构购买保险呢?为了帮助消费者更加了解两者区别,专业人士从产品销售和服务优势方面进行了详细分析和解答。

银行保险渠道。保险公司借助银行销售保险的形式,其本质就是一种中介模式。银行除了做保险这种中间业务之外,还有非常重要的主营业务,比如储蓄、贷款等。也正是因为这种主营业务的普适性,使得银行成为保险销售的一个非常合适的场景。

从银保产品的特点和优势来看,以中短期产品居多,责任清晰,投保方便;同时有银行信用背书,使得银行在销售产品时简单易行。但同时消费者还应注意以下几方面:一是产品属性易混淆。银行作为投资者主要的理财通道,很多时候银保产品会被误认为是一款理财产品,让许多投资者从一开始就忽视了保险产品的属性和最基本的保险责任,这也是造成很多纠纷的原因之一。二是销售人员专业度不足。银保渠道销售过程中主要依靠银行柜员或者银行理财经理,但他们的中间业务除了保险,还包括银行理财、基金等其他产品,在银保产品方面的专业性不足,导致客户无法清晰了解银保产品的保障责任等。三是销售环节时间短。由于是随机推销,因此在短时间内,银行柜员们很难向消费者解释清楚复杂的保险产品条款和保障责任,这也是造成纠纷的原因之一。

因此消费者在购买银保产品时,一是要明辨保险产品属性,清楚自己购买的到底是银行或基金公司的理财产品还是保险产品,并且还要详细了解银保产品的缴费期、保障期、保费保额、保障范围等信息。二是明确保险产品功用。如果确认自己购买的是保险产品,就应当明确保险的功用。保险的本源是“保障”,理财产品则是资金的保障,不要奢求通过保险赚到更多的钱。三是明晰保险产品责任。消费者须明晰银保产品责任。例如银保产品多为期缴型产品,缴费5年或者10年后满期领取生存金。不少投保人会因“缴费期限”和“满期时间”两个概念的不同,而误将5年当成产品期限,但在5年后提取生存金时却发现自己属于主动退保,只能拿回本钱,造成较大损失。因此,投保人在选购银保产品时必须先问清楚满期时间,也就是开始领钱的时间点。这也是一项非常重要的保险责任。

保险中介机构。对于消费者而言,选择保险中介机构或是找专业的保险第三方代理人购买保险产品,场景可以更加多元化,咨询服务的时间更加可控,不仅会给消费者更多的时间了解保险产品责任等,也不易产生纠纷,采购体验更舒适。从选购产品的范围来看,大多数银保集中在以分红险、万能险和投连险为主,不包括健康险、意外险、医疗险等人身保险的销售; 而保险中介机构则可以提供不同保险供应商的多品类产品,实现保险的一站式采购。

还可以看到,保险中介机构的保险从业人员不仅要具备纵向的专业素养,还会在横向的泛金融、医疗、法律、税务等方面进行学习,在服务的全流程方面凸显专业性。因此,建议消费者在选购保险产品时,一是选择合作供应商多、产品线丰富的保险中介机构,通过一站式、全方位的服务,可以为家庭配置到性价比相对较高的产品。二是选择售后服务完整的保险中介机构,从而为消费者提供全生命、全周期、全流程的保险咨询、销售和售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