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信息发布  >  新闻动态  >  近日要闻
逾期罚息再成焦点:“全额计息”或被“未偿计息”取代
逾期罚息再成焦点:“全额计息”或被“未偿计息”取代


近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关于审理银行卡民事纠纷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征求意见稿》),将饱受信用卡持卡人诟病的全额罚息再次带到“聚光灯”下。而这一次,“全额计息”有望被“未偿计息”取代。

“对于《征求意见稿》的发布,大家关注的焦点还是在于如何计算逾期罚息,在《征求意见稿》提出的两个方案中,我倾向于方案二。”《卡研究资讯》独立评论人董峥表示。

界定逾期以及计算逾期罚息新方案的提出得到了多数业内人士的支持。从银行角度来看,新方案更加关注持卡人逾期意图,以便更好地衡量业务风险;而对于持卡人而言,利息负担以及违约责任的承担则会有一定程度的减轻。

一、“全额计息”或变“未偿计息”

“工资一发下来,我就赶紧到银行柜台去还款,结果银行‘不承认’我已经还了的部分,还要按透支全额计算利息。”今年4月初,南京市民胡女士在商场使用信用卡消费9200元,并在免息期内还了7000元,另外的2200元发生了逾期,直到来到银行柜台还款时才得知,银行将按照透支全额9200元为基数计算利息。

上述案例中,银行对张女士信用卡逾期罚息的计算方式,即是“全额计息”。全额计息,又叫做全额罚息,指的是截至到期还款日,未能全额还款,银行将按照当期账单全额以万分之五的日利率计息。近年来,“全额计息”屡屡成为大众关注的焦点,并被持卡人广为诟病,还因此发生持卡人与银行对簿公堂的案例。

另一种信用卡逾期罚息的计算方式,叫做“未偿计息”,指的是,仅针对持卡人未偿还部分,按每日万分之五的日利率计息。这也是持卡人普遍认为的“比较合理”的计息方式。

此番《征求意见稿》对于如何计算逾期罚息,提出了两个方案:方案一是,持卡人选择最低还款额方式偿还信用卡透支款并已偿还最低还款额,其主张按照未偿还透支额计付记账日到还款日的透支利息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方案二则分两种情况:若发卡行对“按照最低还款额方式偿还信用卡透支款、应按照全部透支额收取从记账日到还款日的透支利息”的条款未尽到合理的提示和说明义务,持卡人主张按照未偿还透支额计付透支利息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若发卡行虽尽到合理的提示和说明义务,但持卡人已偿还全部透支额90%,持卡人主张按照未偿还数额计付透支利息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业内人士对此分析认为,新方案的提出对于推动银行信用卡业务发展具有积极意义,虽然在短期内可能会减少银行的利息或罚息收入,但从长远来看,则有利于银行稳健开展信用卡业务,有助于信用卡市场更加规范与健康。

二、关键在于逾期意图的判断

不少信用卡持卡人认为,银行采用全额计息的方式有些“简单粗暴”,同时,一些业内人士表示,银行之所以采用全额计息,在一定程度上是由于其难以界定持卡人逾期行为属于善意还是恶意。

“根据方案一,若持卡人选择并偿还最低还款额,则按照‘未偿计息’的方式计算逾期罚息。需要注意的是,信用卡账单由‘最低还款’和‘未还账单’两部分组成,且通常银行最低还款比例只在一成左右,也就是说,未还部分最高可达九成。持卡人如果只还一成账单,银行很难分辨是善意逾期还是恶意逾期。”一位股份制银行人士分析称。

董峥表示,方案二更合理的地方在于扩大了“容差服务”。自2013年7月1日正式实施的《中国银行卡行业自律公约》,对银行的“容差服务”作出了相关规定——“成员单位为持卡人提供‘容差服务’,如持卡人当期发生不足额还款,且在到期还款日后账户中未清偿部分小于或等于一定金额(至少为等值人民币10元)时,应当视同持卡人全额还款。”

董峥进一步表示,很多持卡人还款时可能会发生“记整不记零”的情况,比如账单金额是2345.6元,可能持卡人记成了2300元并按此还款,这种逾期多数为善意逾期。方案二借鉴了这种对待善意逾期的理念,当持卡人已偿还全部透支额90%时,持卡人大概率是善意逾期,当其主张按照未偿还数额计付透支利息时,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三、逾期规模增长是结构性问题

值得关注的是,根据2017年年报数据,多家银行在2017年创下发卡量新高。工商银行、招商银行、建设银行三家的累计发卡张数进入“亿级”卡量俱乐部,发卡量分别达到了14300万张、10693万张和10023万张。而这一强劲势头在2018年一季度仍未减弱,央行发布的《2018年第一季度支付体系运行总体情况》显示,一季度全国信用卡累计发卡6.12亿张,环比增长4.23%,全国人均持有信用卡0.44张,而在2017年年末,该数字是0.39张,增长势头强劲。

与发卡量激增相伴的,是信用卡逾期规模的增长。据融360统计,信用卡逾期半年未清偿信贷,由2011年年末的110亿元扩大至今年一季度的711亿元,增长超6倍。

对于信用卡逾期规模的增长,业内人士分析认为,一方面,随着我国消费金融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意识到信用卡免息透支的好处与便利,信用卡市场被进一步激活;另一方面,部分银行渠道端经过长时间积累,降低了办卡门槛,吸引部分网贷客群转变为了信用卡用户。信用卡发卡基数的增长带动了逾期规模的上升。但需要注意的是,信用卡逾期的上升是结构性问题,并不意味着信用卡的资产质量在恶化。

一组数据说明了这个问题。2010年年末,信用卡逾期半年不良占应偿信贷余额的占比为1.70%,2017年年末该占比为1.26%,今年一季度占比为1.23%。事实上,统计过去8年来的数据会发现,由于银行业务结构调整和发展质量提高,信用卡逾期半年不良占比从2010年至今总体上呈现平缓下降趋势。

董峥表示,从银行角度来看,新方案更加有利于银行合法合理地衡量业务风险;而对于持卡人而言,也再次强调了要遵守契约精神,按照合同约定积极履行还款义务,避免出现逾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