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方面是保险中介牌照走俏市场,另一方面是保险中介市场乱象仍存亟待强化监管。伴随着保险业快速发展,潜力正逐渐得到发现与重视的保险中介市场在成长中必然会经历阵痛。长远来看,只有更加有效科学的监管,保险中介市场才能沿着规范有序的轨道获得蓬勃健康发展。
664.55万元,这是今年一季度地方监管部门向保险中介机构开出的行政处罚罚款金额总和。严监管节奏下,作为保险业重要组成要素的保险中介市场也正在经历规范与整顿。在保险需求逐步得到释放的背景下,一个更加规范与专业的保险中介市场对于保险行业回归保障本源、继续向好发展有着不言而喻的重要意义。
强化保险中介监管
从行政处罚决定书所反映出的情况来看,保险中介机构存在的违法违规行为主要有未按规定投保职业责任险、临时负责人实际任期超过规定期限、未制作规范的客户告知书也未在开展业务时向客户出示、给予投保人保险合同约定以外的利益、虚列费用、财务数据不真实、利用业务便利为其他机构或者个人牟取不正当利益等。
作为保险市场体系中不可或缺的纽带,保险中介市场对加快建设新时代现代保险服务业,推动保险业更好地服务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具有重要意义。而发挥这一作用的前提,自然是通过强化监管为保险中介市场“祛病强身”。
今年2月份,原中国保监会发布《保险公估人监管规定》和《保险经纪人监管规定》,进一步规范保险中介业务,完善相关制度,防范风险,更好地维护投保人、被保险人、受益人的合法权益。两项规定均将于今年5月1日起施行。
从规定的内容来看,《保险公估人监管规定》在《保险公估机构监管规定》《保险经纪从业人员、保险公估从业人员监管办法》的基础上,结合近年来特别是2014年保险中介市场清理整顿以来市场出现的新情况以及监管面临的新环境,从规定经营条件、加强事中事后监管、规范市场经营秩序、行业自律等方面完善了相关制度。
而《保险经纪人监管规定》对保险经纪人市场准入、经营规则、市场退出、行业自律、监督检查、法律责任等方面作出了更加全面和详细的规定,突出体现在完善市场准入退出、对已取消许可的事项进行有效管理、促进专业化和规范化经营、加强消费者权益保护等4个方面。
2018年全国保险中介监管会议也提出要持续整治市场乱象。要在连续多年的中介市场清理整顿基础上,瞄准乱象、重拳出击、标本兼治,画实监管红线,做到严查重处,同时继续加大整治违法违规经营、侵害消费者权益等市场痼疾力度。
发展前景值得看好
我国保险业正处在快速发展的阶段,保险中介也同样处于发展的上升期。据统计,截至2017年第三季度,我国共有保险中介集团公司5家,全国性保险代理公司233家,区域性保险代理公司1549家,保险经纪公司483家,保险公估公司366家。全国银行类保险兼业代理法人机构1936家,登记营业网点17万余家。开展相互代理的保险公司法人机构57家,登记营业网点2.9万余家。保险中介渠道实现保费收入26837.6亿元,同比增长24.5%,占全国总保费收入的87.6%,其中,保险兼业渠道、专业中介渠道、营销员渠道占比分别为38%、7.8%、41.8%。
近年来,保险中介牌照走俏以及互联网巨头BAT(百度、阿里巴巴、腾讯)先后入局拿下保险中介牌照,更让保险中介市场收获了较高的关注度,也让人们对保险中介市场的未来发展有了更多期待。
但是,保险中介市场首先需要在不断得到强化的监管环境下树立依法合规经营意识。只有保险中介规范,保险市场才能规范。一个依法合规的保险中介市场才能对整个保险业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其次,保险中介还要利用科技创新来为保险中介业务赋能。有业内人士表示,保险中介机构可以利用互联网发挥专业保险中介的优势,解决投保电子化以及售前、售中和售后的业务痛点。
而谈到保险中介今后的发展趋势,中央财经大学保险学院院长李晓林则认为包含以下4个方面:首先,保险中介将升级为综合风险管理平台;其次,新技术推动其他产业进入保险中介,市场竞争升级;再次,以社群为依托的管理型总代理模式将遍地开花;最后,保险中介市场将出现两级分化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