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信息发布  >  新闻动态  >  近日要闻
【纪检人手记】用心感受 寻找共鸣
【纪检人手记】用心感受 寻找共鸣

刚进入县纪委宣教室工作时,同事就告诉我,宣教工作重点不仅在宣,更在教!宣教干部要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的中心任务和理念润物细无声地传进党员干部心里,督促其不敢腐、不能腐,最终不想腐。

记得刚到宣教室不到一个月,我就接到给县国土局党员干部上廉政党课的任务,这可让我有点不知所措:一个小科员,要到一个大局里给那么多领导干部上课,我可以吗?怀着忐忑的心情,我找到分管领导请求换人,但领导斩钉截铁地说:“宣教工作就是要求我们经常性地对党员干部进行廉洁教育,增强他们的纪律意识,让党员干部在潜移默化中敬畏纪律、遵守纪律,不触摸‘红线’,不逾越‘底线’!这就是你的工作内容,好好准备吧!”

3天之内要备好一堂课,我只得加班加点地查资料备课件:当前的反腐形势、国土系统的廉政风险点、贪腐典型案例以及给人的启示,等等。3天后,这堂党课在我紧张地照本宣科中,在听众的交头接耳、玩手机中结束了。可以说,很失败,很受打击。可是话说回来,这堂课的理论知识我自己还没有消化,案例也不太熟,启示也是借用别人的话,怎么可能让听众产生共鸣呢?

之后一段时间,我都很苦恼,究竟如何才能做到“润物细无声”呢?直到今年年初,我听到几位同事在议论最新办结的几个案子,当事人写的悔过书自我剖析深刻到位。在我的申请下,单位允许我翻阅他们的悔过书,A4纸,长的写了13页,短的也有八九页。字里行间,他们流露出逾越纪律“底线”的悔恨,流露出失去自由、伤害家人的痛苦。

“把发生在我们身边的、群众关注的反面典型运用到廉洁课堂上,告诫党员干部敬畏纪律、遵守纪律的重要性,他们理解会更深刻吧!”

“但本地的领导干部说出去大家都熟,到时讲起案例来会不会觉得尴尬啊?”

我向分管领导提出了我的建议和顾虑。

“在如今高压反腐态势下,实名通报越来越多,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的教育模式会得到推广的,你的顾虑是多余的。”领导给了我一颗定心丸。

于是,我把那段时期在全县颇受关注的几个案例用到了廉政课堂上,违纪人员无声的文字悔过通过我的声音传播出去,他们的案例通过我的解读更加具有警示意义。我触碰到了台下听众聚精会神的目光,感受到了他们的触动,我确信找到了与听众的共鸣点,也确信此时的听众确实是用心去感受这堂课的。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这个办法收到了良好效果。

接下来,在我的提议下,县纪委把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的警示教育课堂搬到了法庭庭审现场,组织一批关键岗位、廉政风险较高的党政一把手到法庭旁听工业园区原主任受贿案。“第一次‘零距离’地感受身边的熟人站在被告席上的那份酸楚,这个警示画面已经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里了!”一位参与旁听的一把手在自己单位的班子成员会上如是说。

在编辑《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四风”典型案例通报汇编》时,我们有意识地把身边查处的案例收入其中,编印3000多册发送到全县股级以上干部手中;制作包含查处的身边典型案例的廉政教育展板,到各乡镇(街道)、单位巡回展出;组织全县股级以上干部,分5场次观看含有浦城案例的警示教育片《滑向深渊的轨迹》;在给入党积极分子上廉政教育课时,必讲新修订的《准则》、《条例》以及因党性不强而违反纪律的党员典型案例……我们的宣教内容日益丰富,效果逐渐显现。

只有自己的心受到了触动,听众的心才能随之触动。作为宣教干部,只要以一颗廉洁正义的心去寻找受众的廉洁共鸣点,善用方式方法,一定能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