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新常态下,改革与创新成为当下金融发展的“主旋律”,也是当今的重要经济命题。而“互联网+”不仅仅为传统金融行业注入新鲜血液,增加新的动力,更加带动了新兴行业的发展。
□关注
互联网金融风暴来袭
在金融业,“互联网”仿佛成了加班的代名词,尤其在新兴的互联网金融公司一直就有“996”的口号,即早9点,晚9点,一周工作6天。如此高强度的工作状态下,却依然吸引了不少人加入。
“薪水高,而且好玩,个人才有价值。”作为平安健康互联网公司的一名普通员工,南小姐一年前告别了一家国企金融公司,跳槽来到平安健康互联网,她说:“以前能去个外资银行、去个快消巨头、投行,人人艳羡,而现在互联网金融才是主流,只有站在风口上才有机会。”
南小姐认为,在传统公司获得的成长可能需要5年,但有着互联网基因的公司一年就够了,因为互联网公司工作效率极强,“这个行业的壁垒不高,很容易会被复制,什么事情都要立马去做,否则就失去时间优势。”在互联网金融公司,高级IT工程师的年薪可以达到百万元,这样的薪酬也远远超过传统行业。
无论对企业还是个人,所有的变化,全都依赖于金融的创新。在过去的一年当中,平安旗下包括陆金所、万里通、平安好车、平安好房、平安付、平安健康在内的互联网金融平台频频出击,互联网金融在各个领域全面开花。
平安好房董事长兼CEO庄诺接受京华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在我看来,创新是我国改革开放30年以来最后一道壁垒,而互联网金融恰到好处地打破了这道壁垒。”
平安集团董事长兼CEO马明哲在2015年元旦致辞中这样解释平安的互联网金融战略:围绕“衣、食、住、行、玩”的需求,从生活切入,搭建互联网金融平台。
庄诺告诉记者,过去这一年里,平安好房开发了好房宝、首付贷、装修贷、税费贷等多款产品,而核心内容就是做了传统金融做不了的事,这一切都源于互联网对于金融业的创新。而这个市场更是令庄诺感到震惊。他说:“仅仅北京、上海两地首付贷申请20个亿,这完全超出我们的预期。”
中国平安集团在给记者的采访回复中这样描述创新发展,核心金融利用互联网金融进行自我革新:集团内互联网金融业务的发展加速了传统金融业务的革新,比如传统金融设计出更多更新颖的金融产品,适合互联网环境;比如传统金融更加注重用户体验。
互联网金融需要核心金融业务的资源:将传统金融的资源实现线上化,从而进行新业务、新产品的拓展。这一部分并非是业务转移,而是业务新增,相当于对平安的传统金融客户进行更多的互联网产品的销售,是另一种形式的用户迁徙。
平安表示,公司的主要盈利模式是向平安客户提供最好的金融服务的体验,赢得客户的信任和支持,取得长期稳定的业务收入和利润增长。
□市场 传统金融集体触网
当互联网金融风暴来袭时,企业触网,员工触网,紧接着我们的生活开始触网。
近一年来,互联网经济创造了中国经济的“新常态”,冲击着每个人的日常生活,正在改变传统金融行业的各个领域。
以传统金融行业为例,今年3月23日,工商银行面向全国高调发布其酝酿已久的“e-ICBC”,主要内容是“三大平台”和“三大产品线”。这也标志着中国最大的商业银行已经全面加快互联网金融战略的实施。此前,工行定位于“名商名品名店”的“融e购”电商平台,上线14个月销售额已达到1000亿元,交易量进入国内十大电商之列。
包括招商银行、中信银行、浦发银行等在内的多家金融机构也早已开始互联网金融的布局。无论在支付、理财等金融服务方面均有突破。例如,在民生银行的手机银行里,就可以实现远程网点排队功能;北京银行与腾讯全面战略合作,今后通过京医通微信可以缴费就诊。
在保险领域,互联网的接入则显得更加顺风顺水。现阶段国内几家大型的保险集团都开始创建自己的网络销售平台,如中国人寿的“国寿e家”、中国平安保险的“网上商城”、“万里通”。同时更有电商平台跨界进入保险领域,目前淘宝、苏宁、京东、腾讯、网易等均已涉足保险销售。作为中国首家互联网保险公司,众安保险退货险、高温险等都曾引起市场热议。近日,众安保险又推出了业内首款轮胎意外险。
事实上,互联网碎片化信息的收集,同时为保险衍生品的创新提供更大的发展空间。例如,平安、太保推出了商品质量保证险,可为床品、毛衣、鞋子、旅行箱,鉴定商品填充物成分、甲醛检测、皮革鉴定等;众安保险承保了招财宝变现借款保证险,为所有招财宝用户提供变现借款保证保险,保障借款人本息安全。
数据显示,2014年互联网保险业务规模继续大幅增长,当年保费收入达858.9亿元,同比增长195%。据统计,57%的互联网保险保费通过官网实现,其余43%由以淘宝网(含天猫、支付宝、招财宝)和网易为代表的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贡献。
□发展 新兴行业模式创新
互联网已经在改变着世界的商业模式和人们的生活习惯。在中国“新常态”的时代背景下,金融与互联网的“牵手”,引发了一系列的“化学反应”。国内的金融环境和技术条件,某种程度上催化了以P2P为代表的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
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4月,全国正常运营的P2P网贷平台数量已经达到1819家,而仅4月份就有至少15家P2P平台获得超10亿美元的融资,可见P2P行业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沉淀后,越来越多的实力上市公司、国企、银行、保险等跨界布局,行业竞争越发激烈。
传统电商通过互联网在金融领域的崛起同样不可小觑。近期四大互联网巨头在消费金融领域动作频频。京东从“京东白条”到“白条+”;阿里巴巴预计砍掉天猫分期业务,主推芝麻信用;腾讯的“微粒贷”内部上线;百度的消费金融产品“百度有钱”则以教育信贷作为切口,已经与清华MBA携手推出相关服务。
以余额宝为代表的互联网金融也在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用支付宝钱包在商场购买琳琅满目的商品,打车不用现金而改用微信理财通支付,当抢微信红包已经成为节日期间小小的期待。去众筹平台上当一次股东,在P2P平台上体验数倍与银行的超高收益,甚至每天看余额宝收益都在成为一种不自觉的习惯。
阿里巴巴、腾讯、百度、新浪、京东、苏宁等互联网企业在金融领域跑马圈地并试图构建自己的业务模式,打破了固有的金融格局,成为金融业的“搅局者”。为此,银行、券商、基金、保险等传统金融业机构开始积极谋变以巩固既有优势地位。其结果是不断丰富了老百姓的理财方式。
□观点
“互联网+”创新各行各业
对外经贸大学保险学院教授王国军对京华时报记者表示,随着互联网向传统行业的加速渗透,互联网金融在“互联网+”涉及的诸个领域中的核心作用日渐显现。
“金融的创新集中在互联网上,尤其在‘互联网+’上。”
王国军表示,与传统的金融形式不同,互联网金融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同时兼具低成本、便捷性的优势,以前许多天才能解决的问题,现在只需要一个APP软件就行,比如保险业中车险的理赔,小额车险赔偿已经可以实现微信实时理赔。
在金融的创新过程中,无论市场、技术、环境都到了一个必然的阶段。
王国军认为,“互联网+”可以表现在所有领域,而保险由于自身保障性的特点可以很好的与其结合,形成“互联网+保险+”的多种组合,并且对其未来发展抱绝对信心。
轻资产创新是新模式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所长张承惠上周公开表示:“中国过去30多年依靠高投资带动经济发展以及廉价劳动力成本、环境成本所带动的产品出口,这种模式已经不可持续,像日本就是连续18年高速增长之后一下子跌到4%的增速,预计我们到2020年增速维持在6%、2030年维持到5%已经很不错了。在此情况下我们要依赖创新、创业来带动增长。”
张承惠认为,在全球化的创业环境中,中国需要寻找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和立足点,轻资产创新就是一种新模式。
对于创业创新所需求的金融体系,张承惠认为政府要建构一个立体的架构,这个立体建构应该包括三个层面。
第一个层面是指针对一些基础性创新、原创技术,特别有很高技术含量但短期之内很难市场化的,国家要通过政策性的金融机构来进行支持,比如国家开发银行、进出口银行等。
第二个层面是要构建一个良好的并购政策环境,促进PE/VC发展。在这个领域,国家需要明确并创造更好的税收环境、信息环境以及资本的进入、退出环境,通过场外环境、多层次并购市场的完善发展来使PE/VC更好地发展起来。
第三个层面是将间接融资和直接融资结合起来,形成一个交叉、辅助的融资结构。PE/VC在前面发现项目,后面一些比较敏锐的银行机构、融资租赁等跟进,最终形成横纵交错、立体稳固的融资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