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人5月20日表示,我国将通过各类基金加大股权投资支持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目前在中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下设海外直接投资公司的方案已经获得批准,公司已初步开始运作。
发展改革委外资司司长顾大伟在《关于推进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的指导意见》发布会上说,我国将通过丝路基金、中非基金、东盟基金、中拉基金、中阿基金等以股权投资方式支持中国企业走出去。我国正与哈萨克斯坦研究建立中哈产能合作专门基金,规模可能在60亿美元左右。
中投海外已于今年初成立,初期注资规模50亿美元,由中投公司出资,未来中投海外可通过多种资金补充方式扩大资金规模。中投海外专注于开展直接投资活动,尤其侧重于基础设施、农林牧渔等长期资产的财务性直接投资,与中投国际、汇金公司一起构成中投公司的三大子公司。
针对企业“走出去”面临的融资难问题,顾大伟说,《指导意见》明确企业的境外资产可以抵押获得境内贷款,这是重大突破。此外,还取消了中国企业在境外发行债券、在境外商业银行融资的审批,这为企业“走出去”提供了新的融资渠道。
“在推进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的各类政策支持中,金融支持是重点。”他说,政策性金融、开发性金融、商业性金融和优惠贷款等均会出台系统措施支持企业“走出去”;同时,要加快建立人民币跨境支付体系,完善人民币全球清算系统,便利企业使用人民币进行跨境合作和投资。此外,中资金融机构要加快“走出去”,为中国企业提供便利的金融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