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国务院批转同意《关于2017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重点工作的意见》,其中深化多层次资本市场改革任务包括“在严格控制试点规模和审慎稳妥前提下,稳步扩大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试点参与机构范围”。
参与扩大试点的银行主要是股份制银行和部分城商行,扩大
后的试点名单已经确定,民生银行、光大银行、中信银行、兴业银行、北京银行等多个股份制银行及城商行入围试点。《经济参考报》报道称,部分新入围的试点银行已在储备新的证券化产品,其基础资产既有对公不良贷款又有个人不良贷款。多位业内人士表示,随着试点扩容,预计未来以个人贷款作为基础资产的不良资产证券化产品将更多地涌现。
在4月18日召开的第三届资产证券化创新与发展论坛暨《中国资产证券化市场白皮书(2017)》(以下简称“白皮书”)发布会上,中国人民银行金融市场司司长纪志宏介绍,2016年全年,我国共发行资产证券化产品超过9000亿元,同比增长约50%,表明资产证券化产品认可度持续提高,市场总体保持健康发展。在不良资产证券化方面,《白皮书》披露,截至2016年末,我国累计发行14单不良资产支持证券,发行金额达156.10亿元,累计处置银行信贷不良资产510.22亿元。《白皮书》预测,2017年不良资产证券化的试点将继续开展,发起人主体将进一步扩大,股份制银行、城商行等商业银行有望参与试点。发行效率有望提高,成本有望降低,法律、税收等配套机制和措施也有望进一步完善,交易结构设计和基础资产挑选将出现更多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