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信息发布  >  新闻动态  >  工作动态
天津股权交易所开锣
天津股权交易所开锣

       

        作为天津市政府批准设立、唯一准许从事“两高两非”公司股权和私募基金份额交易的天津股权交易所于2008年12月26日上午在天津产权交易中心举行开锣仪式。天津股权交易所的正式运营揭开了天津市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与金融创新的新篇章。
  天津汉镒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天津芦阳化肥股份有限公司、山东旺达股份有限公司为首批挂牌的三家企业。天津市领导、内蒙古自治区领导、中国银监会相关部门负责人、内蒙古、山东、河北、安徽金融办、发改委、市、区负责人,天津市金融办、发改委、国资委、工商局、滨海新区管委会负责人和相关部门负责人,建设银行、国家开发银行、深发展银行、浦发银行、天津证监局、银监局相关部门负责人,德意志交易所、德国GTZ公司的代表,来自部分高校的专家学者,河北、吉林、安徽、西安的产权交易机构、股权托管机构的负责人和挂牌企业董事长、总经理出席了仪式。
  2008年3月国务院下发了《天津滨海新区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总体方案的批复》,这个被认为是最具含金量的政策被视作滨海新区成为国家“新特区”的身份认定。文件明确天津要以金融体制改革为重点、办好全国金融改革创新基地,加快健全资本市场体系和金融服务功能,为在天津滨海新区设立全国性非上市公众公司股权交易市场创造条件。2008年5月天津市政府正式批准天津产权交易中心为开展“两高两非”股权和私募投资基金份额交易的实施机构,并纳入天津市政府金融改革创新20项重点工作之一。2008年10月,天津市政府在《滨海新区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总体方案三年实施计划》中进一步明确天津产权交易中心为“建设金融交易平台,开展私募基金和债券交易试点”的牵头单位。天津产权交易中心是天交所的发起人和主要股东,天交所的开业运行是天津市践行天津滨海新区先行先试政策的重要成果。
  天交所的主要业务是为成长企业、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和私募基金提供快捷、高效、低成本的融资;为私募基金份额提供挂牌交易平台;为私募基金投资形成的公司股权提供挂牌交易平台;为高新技术企业、非上市非公众公司提供股权挂牌交易平台,形成较强的市场定价能力;通过市场化的孵化、筛选机制,源源不断地为主板市场、中小企业板市场、创业板市场和境外证券交易所输送优质成熟的上市后备企业。
  经过7年的探索,依托天津产权交易中心进行市场基础建设,依托北方产权交易共同市场进行全国性市场体系建设,通过结构制度完善和机制、功能建设,在共建、共享、共同发展的基础上,逐步形成治理健全、运营高效、覆盖全国的市场网络。作为熟悉资本市场规则的基础课堂,天交所多次举办了各种形式的探讨会和培训班。在提高自身的工作水平的同时也使各个企业、投资机构获得了很多的专业知识。
  2008年11、12月,天交所分别在天津和内蒙举办了交易制度规则研讨会和赴天津股权交易所上市工作研讨会,就天交所拟定的交易规则向业界人士与相关专家征求意见与建议,政法大学教授刘纪鹏等专家学者和国泰君安、广发证券、西南证券、九鼎投资、华兴资本、汉镒资产管理公司、上海新启投资公司、天津财富联合等券商和投资机构负责人应邀出席。天交所执行总裁钟冠华向与会专家讲解了做市商双向报价、集合竞价与买卖双方协商定价相结合的混合型交易制度设计和规则,与会专家表示了深厚的兴趣,纷纷就关心的问题进行了提问,就交易规则设计的细节提出了意见与建议。通过一系列的研讨,进一步完善了天交所的交易规则设计,为天交所的正式运营奠定了基础。
  12月,在天津产权交易中心举办了天交所第一期做市商培训班,来自全国各地的近50名投资机构代表应邀参加了培训。做市商制度具有增加市场的流动性,可以起到活跃、稳定市场的作用。因此,在世界各国,做市商制度被越来越多的资本市场所采用。本期培训班由天交所特聘研究顾问高松博士后主讲。高松博士为学员讲解了国内外做市商制度的发展现状,天交所做市商制度设计的特色,做市规则,做市商的权利、优势与义务,做市商的收益与风险管理等,随后天交所执行总裁钟冠华、高松博士等就学员提出的各种问题进行了答疑和交流。通过本次培训,学员初步掌握了做市的专业知识,使做市商对天交所的交易制度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天津股权交易所将依托天津产权交易中心和北方产权交易共同市场加快市场基础建设和全国市场体系建设,不断降低市场成本,提高市场效率,防范市场风险,兼顾股东权益和社会公平,逐步形成治理健全、运营高效、覆盖全国的市场网络,有效聚集并充分运用当前分散的市场资源。